来源:ballbet贝博网站app 发布时间:2025-04-10 15:22:32 阅读量:1
蛇年春节,长沙各大旅游景点游客如织,成为一片欢乐的海洋。橘子洲头,熙熙攘攘的人群瞻仰青年艺术雕塑,大家满怀敬意拍照留念;坡子街里,特色小吃香气四溢,游客们大快朵颐;岳麓山上,登山赏景的人络绎不绝,处处洋溢着欢乐与喜庆。
根据手机信令大数据建模分析,大年初一,湖南全省当日客流2383.27万人次,其中省外游客559.25万人次,占比23.5%。作为网红城市,省会长沙成为绝大多数游客来湘的目的地。
热闹的背后,国网长沙供电公司如一位无声的守护者,“电雷锋”不分昼夜地坚守在岗位上,全力保障景区及周边用电安全稳定。
铁塔银线交织成网,如同城市的强劲脉搏,输送着发展的能量,为长沙项目建设、企业未来的发展、产业转型、商业繁荣注入活力,助力长沙交出高水平质量的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新答卷。
据统计,2024年,电力负荷连续8次突破历史纪录,最高1169.5万千瓦。
电力澎湃绘就高质量发展的“上扬曲线年地区生产总值预计会增长5%以上;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幅接近两位数,增速创近年新高;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预计会增长4.5%以上。
面向未来,国网长沙供电公司将加速绿色转型,投建更多的电力项目,谱写“强省会引领、创一流大供”崭新篇章,为城市的长远发展注入磅礴动力。
随着巴斯夫杉杉长沙基地二期建成投产,12条产线点火生产,巴斯夫杉杉与国网长沙供电公司在助力长沙培育新兴起的产业、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中又书写了一段双向奔赴的协同奋进佳话。
这是一家主营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研发、生产和销售的中德合资企业。去年3月18日,习来到企业考察,听取当地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等情况介绍,察看企业产品展示,了解材料性能测试情况和电池生产流程,并同研发人员亲切交流。
电力作为生产基地的 “生命线”,为巴斯夫杉杉投产运营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支持,从前期筹备到最终顺利投产,每一个环节不能离开电力的坚实保障。
“投产前,长沙供电就完成了巴斯夫杉杉110千伏专变外线工程的相关试验,成功送电,让我们吃了个定心丸。”巴斯夫杉杉电池材料有限公司首席运营官暨首席技术官彭文杰话语中充满感激。
像巴斯夫杉杉这样的产业项目不胜枚举。2024年,长沙通过深入开展“五比五看”项目竞赛活动,集中开工439个重大项目。
每一个产业项目都是长沙打造“三个高地”和全球研发中心城市的坚实基石和关键拼图。每一个项目开工建设的背后是一个个变电站的电力支撑、一条条高压线路的精心架设,一位位“电雷锋”的日夜奔波。
去年6月30日,浏阳市220千伏大瑶变电站投产送电,助力当地产业高质量发展、增强经济竞争力、提升民生福祉。
浏阳花炮产业就是受益者之一。“岁末年关,进入花炮行业产销旺季,工厂用电需求量增加了不少,你们的服务是场及时雨。”前不久,国网长沙供电公司大瑶供电所网格服务班成员施先日、杨博文前往浏阳市榜山烟花制作有限公司开展用电检查时,企业负责人朱子红感激地对他们说。
2024年,长沙电网项目建设充满“速度与激情”,35—220千伏主网建设成果斐然,全年共开工44项工程,投产35项工程。一座座变电站矗立产业动脉间,群山环抱中,一位位“电雷锋”忙碌于万家灯火旁、希望田野上,输出的是电流,产出的是幸福。
青山桥镇花园村位于宁乡西部山区,是宁乡最偏远的行政村。长期以来,该村基础设施较为薄弱,制约了乡村振兴产业发展。
长沙供电量身定制了一系列措施,组织专业团队前往花园村,为该村新建改造高低压线路、变压器等,基础设施焕然一新,整村供电质量显著提升。
同时,长沙供电充分的利用花园村土地肥沃、水力资源丰富的优势,大力推进蔬菜基地建设,发展种植养殖产业,实现脱困农户及特殊人群稳定增收,让该村的劳动力有了稳定的就业渠道,实现“家门口就业”。
2017年以来,长沙供电通过连续打赢七轮电网建设“630攻坚”战,累计投产主网项目295个,新改扩建变电站179座,电网供电能力提升至1250万千瓦、增幅达97%,相当于再建一个长沙电网。
2024年10月29日,随着1000千伏武汉至南昌特高压交流工程试运行,标志着历经7年规划建设的华中特高压交流“日”字形双环网工程建设收官。
目前,长沙电网已形成以1000千伏特高压为支撑、500千伏立体双环、220千伏分区互联、110千伏相互连通的多层次网架格局,为保障电力安全可靠供应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4年1月21日到2月底,长沙先后出现三轮雨雪冰冻灾害,超预期、超常规、超历史的覆冰,让长沙电网承受巨大压力。
最严重时,三天之内,长沙主网输电线条次故障,必然的联系到长沙春节期间的万家团圆、灯火可亲。
面对险情,在省委、省政府高位部署,市委、市政府的统筹推进下,国网长沙供电公司科学调度,全员上阵,党员在前,热血融冰,查消验送,护航长沙。
“我们查故障的速度必须赶在检修队抵达故障点的前面,可以等检修人员,一定不可以让检修人员等我们!”
三轮雨雪冰冻天气中,长沙电网坚持考虑在先、准备在先、措施在先,实现了“有大灾、无大损”,全面顺利完成了各项抢修抢险任务,成功守护了千家万户的灯火,圆满实现了除夕夜前“家家通电、户户亮灯、看上春晚”目标……
短短几个月后,洪水、高温、台风又依次登台,张牙舞爪,考验着长沙电网的抗险能力。
国网长沙供电公司有关负责这个的人说,不管前面是艰难险阻、困境交织、荆棘丛生,长沙电网始终与时代发展同频,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共进,与地方发展齐心。
2024年6月16日开始,长沙经历了当年最强降雨过程,市域内多条河流水位暴涨,防汛形势异常严峻。
面对洪水,长沙人民期待着电力抢修人员的身影,让电流涌动,盼望着生活能早日重回正轨,水、电、物资充足,让惶恐的心重归安宁。
为保障城市运转和居民生活用电不受影响,国网长沙供电公司第一时间进入“战时状态”,组建24小时应急专班,建立雨情预警、物资人力调度和信息汇总的应急指挥体系。
在雨花区南颐园小区,20余名“电雷锋”鏖战近30小时抢修配电间,为330户居民送去光明;一上午时间,两支救援队在220千伏劳动路电缆隧道竖井内完成57处集水井排水抢修……
无论何时何地,只要有灾情出现,“电雷锋”们的身影就一定会及时出现在那里。
7月2日,国网长沙供电公司党员突击队194人赶赴平江,提供防汛保电支援,成为全省第一个成建制抵达平江的电力救援队伍。
3天时间内,这支党员突击队紧急完成1条10千伏主线块电表的抢修复电工作,让居民家中的灯光再次亮起,工厂机器重新运转,城市的大街小巷恢复往日的活力,以最快速度为生活和社会稳定筑牢了电力防线 。
在冰天雪地中勇往直前,在洪水猛兽前面色不改,在高温酷暑下忠诚坚守,在台风肆虐时挺身而出……面对四场大战大考,长沙电力人充分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电网铁军精神,四战皆捷。
2024年以来,新质生产力成为高水平发展的关键密码。长沙提出,要加快推进传统产业新型化、优势产业高端化、新兴起的产业规模化,因地制宜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
过去一年来,国网长沙供电公司一方面打造强劲电网提升科学技术创新驱动力、先进制造业支撑力,助力长沙着力构建具有长沙特色和竞争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另一方面,大力推进新型电力系统“三区两厅”建设,以电力领域新质生产力持续擦亮长沙这座“最具幸福感城市”名片。
回首长沙电力发展历程,从点亮第一盏灯到现在,长沙电业史已走过了127年。百年风华中,长沙能源结构在变、电网布局在变、电力设施在变,如今更是迈入了新型电力时代,不断迈向智能化、绿色化、低碳化。
短短三年,国网长沙供电公司持续在电力领域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经过前期不间断地积累和摸索,厚积薄发,一大批新型电力系统建设项目在2024年井喷式投产投运,助力长沙实现降碳减排目标,探索形成绿色发展的“长沙模式”,让低碳生活从政策变成实践。
在橘子洲唐生智公馆旁,一幢“头顶”光伏瓦片、“身披”光伏幕墙的两层楼建筑分外惹人注目,它是长沙橘子洲零碳能源体验厅。
“绿色”是它最大的特色。体验厅建设了3千瓦的光伏瓦片、2.4千瓦的光伏幕墙,周边配套建设了4.87千瓦的光伏步道,以及健身单车、风力发电树等微发电装置,预计全年发电量达到2.1万千瓦时,相当于12.78亩森林一年的固碳能力。
视野向东,长沙自贸临空区的一个低碳样本也吸引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去年11月21日,湖南新型电力系统临空经济示范区建成投运,是全国首个“园网共建”的新型电力系统示范区。
示范区的建成,给长沙自贸临空区带来怎样的变化?一组数据可以直观感受:以临空低碳服务中心为例,自运营以来,园区线%,每年减少损失电量约370万千瓦时,降低园区碳排放6391.29吨,其中,2024年帮助园区实收电费860万元,建成光伏6.12兆瓦,为低碳园区建设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示范经验。
持之以恒地对AI等新兴技术的探索,也给了国网长沙供电公司打造智慧电网无限想象力。
这位配网调度员名叫“光明”,是由国网长沙供电公司自主研发。“它能代替调度员智能巡航长沙配电网,提前发现电网也许会出现的重过载等异常,主动筛选出最优供电路径,在特殊复杂条件下,切实保障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国网长沙供电公司信通公司技术员张亚骄傲地说。
与传统人工调度相比,在决策效率上,“光明”单次转供决策时间由原来30分钟缩短至1分钟,大型保供电方案编制时间由原来10小时缩短至10分钟,电网响应更快捷。
可以期待的是,未来长沙电网将培育更多电力领域新质生产力,推动长沙坚定不移地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让绿色低碳成为长沙高水平发展的鲜明底色,维系这座城市的蓬勃生机。同时,国网长沙供电公司也将持续推进“电雷锋”进社区、进村组、进校园、进企业活动,优化服务,提升客户电力获得体验感,以稳定可靠的电力供应和贴心高效的电力服务守护着长沙市民的美好生活。
宝善成机器制造公司从上海购回小型发电机组一套,在北门原巡抚衙署附近(现长沙市青少年宫所在地)设厂装机,点亮了长沙第一盏灯
长沙市军事管制委员会接管湖南电气公司,长沙电力终于迎来了属于自己的第一个春天
全市逐步换代成了全电子远抄费控表,“抄表员”正式更名为“台区经理”,普及实现了远程抄表、采集消缺、属地服务
省、市政府和国网湖南电力恪守为民初心,加强能源保障,先后开启了三轮电网建设三年行动
长沙电网供电能力由2017年的635万千瓦提升至1250万千瓦,增幅达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