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ballbet贝博网站app 发布时间:2025-08-30 02:27:11 阅读量:1
导读:若此次欧盟对中国光伏反倾销立案成功,中国应该进行“对等反制”,比如可以从欧盟对华出口贸易中选取案值足够大、涉及利益相关方足够多,或者是同等高精尖的产品,进行相应“双反”调查和裁定。
8月13日,有消息人士称,针对欧盟对华光伏企业“反倾销”诉讼,商务部日前紧急召见了英利、尚德、天合以及阿特斯等中国光伏企业四大巨头入京,共商对策。四巨头提交《关于欧盟对华光伏产品实施反倾销调查将重创我国产业的紧急报告》,该《报告》呼吁,在欧盟反倾销立案调查进入45天倒计时之际,我国政府、行业、企业应“三位一体”积极应对,制定反制措施。
7月24日,德国企业SolarWorld等公司向欧盟委员会提交申诉,要求对中国光伏产品展开反倾销调查。按照程序,欧盟将在45天(9月上旬)内做出是否立案的决定。
这是继美国之后,国际社会对中国新能源产品的又一次发难。此前,美国商务部相继对中国输美的光伏和风电产品做出“双反”裁定。
欧盟反倾销案则涵盖了来自中国的全部太阳能产品。2011年中国海外光伏产品总价值约为358亿美元,欧盟占据60%以上,是中国光伏产品海外最大市场。欧盟此次反倾销案将涉及超过200亿美元的出口额,接近于2011年中国从欧盟进口汽车整车的总金额。与美国双反相比,欧盟此次的反倾销案波及面更广,涉案金额更大,给中国光伏产业带来的挑战更为严峻。
一旦欧盟此次反倾销立案成立,将对中国光伏企业造成毁灭性的打击高额关税会导致我国光伏企业失去竞争优势,被迫退出主要市场;骨干企业经营困难会引发关联企业破产、银行信贷受损、工人失业等一系列严重的社会经济问题。
“这将是有史以来全球案值最大、危及面最广、经济损害最大的贸易保护案。不仅意味着中国光伏企业将遭受灭顶之灾,更将直接引发超过3500亿人民币的产值损失,超过2000亿人民币的不良贷款风险,超过30-50万人同时失业。”英利集团公共关系总监梁田说。
针对欧盟对华光伏“反倾销”诉讼,以英利为首的中国四大光伏巨头在向商务部提交的《紧急报告》中建议,我国应该采取政府、行业、企业“三位一体”调协联动,制定反制措施。《紧急报告》呼吁,我商务部、财政部、外交部乃至国家更高层领导应迅速与欧盟和相关国家展开磋商和谈判,敦促欧盟放弃立案调查。
光伏等新能源产业早已形成了全球化程度很高的产业链和价值链,包括欧美国家在内的世界各国都属于优势互补的利益共同体。欧盟以研发技术、原材料和设备制造等为优势;而中国以规模、制造为优势,生产大多集中在组件端。中国光伏产业推动了欧盟和全球相关产业高质量发展,尤其带动了欧盟相关原材料和设备的生产及对华出口。多个方面数据显示,2011年中国从德国进口多晶硅7.64亿美元,占中国同种类型的产品进口额的20%,进口银浆3.6亿美元,累计从德国、瑞士等欧洲国家采购约180亿元的生产设备,推动了欧洲上下游产业的发展,为欧盟创造了超过30万人就业机会。
中国光伏一旦受到重创,产业链上的欧洲市场也将不能幸免于难。继慕尼黑瓦克公司之后,德国贺利氏公司日前也表态反对欧盟启动对华“双反”调查。该公司董事长海因里希特指出,采取开征惩罚性关税措施只会引发中方采取相同手段应对,他认为这是“公然破坏自由竞争原则”。光伏产业贸易战最终将导致“多败俱伤”,这是各方都不愿意看到的结果。
中国风电开发已超过美国,排名全球首位,风电制造业更是世界第一大国;而中国光伏目前已占到世界产能的50%以上,并实现了70%设备国有化。风电和光伏发电作为新能源优势的集大成者,已经被定位为中国战略性新兴起的产业,是我国为数不多的、可以同步参与国际竞争并处于领先水平的行业。有业内人士指出,欧美打压中国光伏和风电产业,从某一种意义上讲就是要遏制中国战略性新兴起的产业的发展,确保欧美在未来战略性产业方面的领先地位。
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长史立山接受记者正常采访时表示,新能源被认为是全球第三次产业革命的核心,而以光伏和风电为代表的中国新能源产业近年来加快速度进行发展,并在国际市场觅得先机。欧美国家相继对中国新能源展开“双反”,从表面上看是一场国际贸易纠纷,但从深层次分析则是在全球第三次工业革命中争夺先机的一场战争。
“中国不仅是世界第一大贸易出口国,同时也是世界第二大贸易进口国。针对一些国家挑起的国际贸易争端,中国有条件采取对应措施,积极应战。”梁田和记者说,若此次欧盟对中国光伏反倾销立案成功,中国应该进行“对等反制”,比如可以从欧盟对华出口贸易中选取案值足够大、涉及利益相关方足够多,或者是同等高精尖的产品,进行相应“双反”调查和裁定。
本站标注来源为“索比光伏网”、“碳索光伏、索比咨询”的内容,均属合法享有版权或已获授权的内容。未经书面许可,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以转载、复制、传播等方式使用。
经授权使用者,请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在显著位置标注来源,未经允许不得修改内容。违规者将依据《著作权法》追究法律责任,本站保留进一步追偿权利。谢谢支持与配合!
7月22日,欧盟委员会发布了重要的公告,正式对原产于中国的太阳能玻璃发起第二次反倾销和反补贴日落复审调查。GMB破产:欧洲光伏制造的“最后防线”崩塌需要我们来关注的是,推动此次调查的GMB公司已于2025年7月4日向德国法院申请破产。欧盟此次调查的最终结果将于2026年1月公布,但业界普遍担忧其可能引发连锁反应。中国商务部发言人回应称,中方将重视调查进展,坚决维护企业合法权益,同时呼吁欧盟“摒弃保护主义,通过对话协商解决贸易争端”。
6月11日,万众期待的第十八届(2025)SNEC国际太阳能光伏与智慧能源大会暨展览会在上海国家会展中心盛大开幕。
5月25日,土耳其贸易部在官方公报发布两则通知,宣布对原产于中国的太阳能电池组件接线盒和铝框架启动反倾销调查。
如果不是特朗普和美国政府的极限操作,东南亚恐将成为全世界光伏重镇。而中东,却悄然成为了新晋网红“出海目的地”,并拿到了中国最前沿的光伏技术。东南亚:产业布局完善,印尼成新选择近些年,美国政府针对光伏行业
记者获悉,5月12日,中国机电商会发布2025年第一季度我国光伏产品对外贸易分析。2025年第一季度,我国光伏产品出口额为67.1亿美元,同比下降30.5%。依照国家能源局数据,2025年一季度光伏新增并网容量为59.7GW,同比增长30.5%。风光发电装机总量(1482GW)首次超过火电(1451GW),政策支持与市场特征变化加速推进我国能源结构转型。
从4月2日特朗普政府拿起关税大棒胖揍全球,到如今中美双方发表《日内瓦经贸会谈联合声明》,这次由美国发起的“关税大战”在打了一个多月后,迎来重大转机。
5月12日午后,A股光伏板块延续早盘强势表现,多只个股震荡拉升。截至发稿时间(13时28分),爱旭股份(600732.SH)涨幅扩大至8%以上,领涨板块;金博股份(688598.SH)紧随其后,涨超7%;艾能聚、阿特斯、欧普泰等个股亦快速拉升。
光伏胶膜大多数都用在光伏组件的封装环节,是光伏组件的关键材料。光伏胶膜粘结光伏电池片与光伏玻璃及背板,保护电池片并封装成能输出直流电的光伏组件。根据《InfoLink 光伏辅料供需分析报告》(2025 年 2 月版),以 TOPCon 双玻组件为例,光伏胶膜已经占到一体化成本的 7% 左右。InfoLink 调研全球光伏胶膜出货排名,本次排名出货量数据采用 InfoLink 辅料数据库,数据来源于厂家公开信息及厂家调研,若与厂家数据出现落差,仍以厂家官方公布为准。
当地时间 2025 年 4 月 25 日,美国商务部国际贸易管理局在联邦公报上刊文,初步决定部分撤销对中国晶体光伏电池(包括是否组装成模块)的反倾销税(AD)和反补贴税(CVD)令,所涉产品为某些小型、低瓦数、离网晶硅光伏电池(CSPV)等。
在全球经济紧密相连的当下,贸易政策的风吹草动都可能引发连锁反应。近期,美国的一项关税政策就如同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激起千层浪。当地时间 4 月 21 日,美国商务部宣布,对来自柬埔寨、马来西亚、泰国和越南这四个东南亚国家的太阳能产品征收高额的反倾销与反补贴关税 。
2025年4月,美国商务部针对东南亚四国(柬埔寨、马来西亚、泰国、越南)的光伏产品作出“双反”终裁,其中柬埔寨部分企业因拒绝配合调查,被施以3521%的叠加关税,越南、泰国光伏组件最高税率达972%,马来西亚税率则相比来说较低。这一裁决标志着美国对中国光伏产业链的“精准打击”——东南亚四国约80%的输美光伏产能由中资企业主导,税率差异直接反映出美国试图通过贸易壁垒削弱中国企业在全球清洁能源市场的竞争力。
版权所有 © 2005-2025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许可证:京ICP证120154号
地址:北京市大兴区亦庄经济开发区经海三路天通泰科技金融谷C座16层 邮编:102600